玉米文学>山沟书画家> 第二八七章 此子大才

第二八七章 此子大才

本站推荐:奇葩夫妇对对碰你从风中来,我往深海归你是我回不去的旧时光情蛊轮回:妖后归来空降娇妻:Boss买一送一无尽佛域清纯总裁爱上我至尊农民深夜鬼事清秋院里问清秋一念情深:先生轻点爱因为我是仙女呀攻心掠爱三世孽缘:王爷太妖孽他眼中有繁星只爱不婚:总裁,求拥抱抗日之铁血猛将我心匪石女神的百兽红包群当超级反派遇上小波特[综]



    颜真卿书《祭侄文稿》,那是子侄新丧,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悼之痛。
    王羲之书《兰亭集序》,那是喝酒赋诗,兴致正浓之时的意气风发。
    其后,张旭的《肚痛贴》、怀素的《苦笋贴》,那都是如同日常记叙一般的寥寥几字,或许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随手写的十几二十字,会成为一代名帖,这就是书法的魅力,妙手偶得!
    钟岳写下的这二十字,加上落款,一共二十二字,甚至于落款都不想写什么年号、年龄。
    如今的落款,多者可达几十字,而钟岳的这个落款,就是简简单单的“钟岳”
    二字,甚至于说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楷了,介乎行草之间。
    行书,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划分,细分为行楷和行草,那也是广义上对于字迹潦草与否的分发,本身行书就没有这样的区别,一幅作品内,可以有偏向草书的行书字体,也可以有偏向楷书的端正笔法,全凭笔者当时的心情而已。
    钟岳写的这二十个字,仅仅是占了很小的一个篇幅,仿佛这并非是为了创作而创作出来的,就像是一个有事要离去,随手写下的便签,告知他人,自己去干嘛了,所以写到最后,笔意之上,居然可以看到一丝仓促的潦草。
    潦草并不就是说不好,形散而笔法凝,这才是书法。
    主持华东赛区的大抵是西岭印社以及几省书协的德高望重之人。
    南方的书法氛围,在明清之时,吴门小楷、云间书派、华亭书派,天下能书善画之人,江南十之占七!
    即便是在近代,岭南书派、西岭书派,那都是南派巨擘,南学和北学相互促进的齐头并进之势。
    然而现在,相较环境和人才,书法在南方远远不如北方来得活跃,这也成为了这些西岭书派之人的心头之痛。
    大势已去,非常人可挽天倾!
    穿着破布鞋,一身藏蓝色中山装的老头,年纪已逾古稀,拿着笔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赵老,您在这里干什么呢?”
    老头姓赵,赵永胜。
    西岭印社上一任社长,如今的名誉社长。
    在国内书坛享有一定名誉,一些书法圈内人士,更是尊称为“南赵北蒋”
    。
    南赵,就是赵永胜,至于北蒋,则是当初云徽电话联系的那位碑学大师,对于漆书也有很深厚的见解。
    赵永胜没有回答身后人的话,而是继续在思索着这幅作品。
    这幅写在斗方上的作品,看上去更像是写书之人随意留下的墨宝。
    斗方,是书画中的常见样式,通常都是四尺大宣对裁成两份,二尺长二尺宽的正方形尺幅,称之为大斗方;再将大斗方裁成一尺见方的正方形,称之为小品斗方,也就是赵永胜眼前这幅作品的样式。
    赵永胜眉头拧在了一起,看到这幅作品的时候,他就没有挪开过目光。
    “闻说绍兴黄酒好。”
    七字成一列,字体清秀,看得出此人的功底非常扎实,尤其是力透纸背,定是笔法了得之人。
    “赵老师!”
    赵永胜被打断了思绪,回过头有些小情绪地说道:“干什么?”
    看到向来平易近人的赵永胜语气里带着些不厌烦,便有些结巴地说道:“哦,作品少了一张,是不是……”
    “等等。”
    赵永胜回过头。
    那人瞄了一眼,有些惊讶地看着赵永胜居然在提笔临摹这幅学生作品!
    钟岳的行书用笔,师承琅琊王氏,加上对于书圣王羲之真迹玉简的临摹,如今行笔都是犹如鬼神之触。
    “这写的是什么玩意儿?”
    那人看了眼内容,“不伦不类的,打油诗吗,还是骈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山沟书画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玉米文学只为原作忘三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忘三川并收藏山沟书画家最新章节

所有小说和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只为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https://www.ymwx.net